2017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2023-03-20全国初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帮助中心浏览:14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帮助中心

说明文的赏析方法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形式,以传授科学常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以下是小编为你们整理好的说明文的欣赏方法,欢迎各位参考学习哦!

说明文的赏析方法

说明文的简析方法篇1

1.试列列出常用的论证方式,并分别说说哪些作用?

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例子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反例论证的论证方式,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即使有分论点,则说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法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式,论证了……了见解,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式,将……比作……,证明了……的看法,从而把写实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更易于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④对比论证:突出论证了……的观点。

格式:运用对比论证的方式,将……和……加以非常,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准确预测。如引用名人诗句、格言谚语、权威数据,可以提高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轶事,可以提升论证的创意性,吸引观众下读。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式,通过引用……证明……的看法,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创意性,吸引观众下读。)

2.试列列出常用的表明原则,并分别说说哪些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例子对事物的特点/事理加以表明,从而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②、分种类:对事物的特点/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表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非常:把……和……加以非常,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点/事理。

④、作展现:对事物的特点/事理加以准确的解释表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表明了事物的特点/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点/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绘,使表明更准确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表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阐述,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阐述事物的特点/事理。

⑧、列数字:用准确的数据对事物的特点/事理加以表明,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法对事物的特点/事理加以表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表明:引用说明有下列几种方式——

A、引用具体的例子;(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诗句、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表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导、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提高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表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发说明对象的作用。)

说明文的评述方法篇2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语句。概括文段的中心句。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通常不宜作中心句。

(1)反思该段表明的内容,不仅要留意主要的,还要对策:

注意次要的。

(2)紧扣表秩序的词句,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语句,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子进行概括。

说明文的答题方式与方法

一、如何找到“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题型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句子)的表明对象是哪个?”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利用这些词语来突显所要表明的事物和特点。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表明对象成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表明其特点的生动的题目。

二、如何探讨“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点”也是“中考说明文阅读”中常用的题型。对这些题目,首先,应找到表现表明对象特性的词语。

A.看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段落。其次,在概括表明事物的特点时,要探讨文章结构,找出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一般状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通常表明了对象的特征。

例1:阅读下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征。

我国的寒冬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在《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形容他们无法普遍接受,也就表明我们的生活中确有花卉在夏天逐渐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冬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古今流传的词句。我在此处引用它是想表明……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长安则已经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夏季冷暖多变。宋代词人吴涛在《绝句》中讲了这种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其中,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征就是以上三段文字的第一句:我国的寒冬来得快速;我国南北冬季有早有晚;我国的秋季冷暖多变。

三、如何探讨说明方式的作用

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式及作用”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经常发生的考点,其类型如下:

1.直接提问文章或句子的表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表明原则(例子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非常、下定义、列图表、引用表明)的特征,然后按照文段内容探讨判断。

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某种说明方式以及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表明原则,再依照以下说明方式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表明了事物的xx特点。

例2: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运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式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种那样的.不足。

这句话利用了反例表明的方式,作用是用准确事实表明“白色污染”难以消除。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表明事物的特性。对事物的特点/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表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例3:人工消雾有三种方式。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实行一定的机制,加热空气使紊流蒸发而消散。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长期凝结核,使雾滴凝结成大雨滴形成降水或降雨,从而超过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上方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灰尘空中混合,促使雾滴蒸发而消散。

后面文段利用了哪些说明方式?简要探讨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分类别的表明原则。条理清晰地表明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式。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表明该事物的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例4:地壳可以大概比作一个鸡蛋的外壳;再往里是地幔,就似乎鸭蛋的蛋黄;最上面是地核,就似乎鸭蛋的蛋黄。

后面文段利用了哪些说明方式?简要探讨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打比方的表明原则。生动形象地表明了地球的颜色和结构,给人以清晰确切的了解。

(4)列数字:具体而精确地表明该事物的xx特点,使表明更有说服力。

例5:空气中臭氧水平提升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

后面词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式?简要探讨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列数字的表明原则。准确具体说明了臭氧含量过低对身体的伤害。

(5)作非常:突出强调了被表明对象的xx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表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阐述,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阐述事物的特点或事理。

例6:阅读以下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

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底色的金属,而是指无法自行降解和再运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必定使用期限内带有与普通金属制品同样的作用,而在完成一定的作用后能快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备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解析:绿色塑料是指在必定期限内带有与普通金属制品同样的作用,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运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

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模板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表明事物的xx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式表明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服力,如引用诗句文、谚语、俗语。引用表明应用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发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如何探讨“说明的顺序”

考点类型: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一: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知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颜色、结构,多用在表明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南西北中等。

(2)时间排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差异。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详细分类: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局部、总—分。

对策二: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xx的表明顺序对xx加以表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五、如何探讨“说明的语言”

分析“说明的语言”首先要知道说明语言的特征(具体、科学)、风格(平实、生动)。

知识技巧:在具体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浙江初中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系统帮助中心,即生动说明还是平实表明。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精确这一特征答题。

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事物xx的特点或事理。

例7: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通常”所起的作用是哪个?

海啸一般是由震源在海底下50英里以内、里氏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造成的震荡波引发的。

解析:“通常”表明这也是一般状况,说明除了地震之外也有其它原因可以导致海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

例8:请你看看以下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如果气候有一丝的差异,这些动植物就必须迁移至很远的地区能够找到适合生存的新环境。

解析:“一丝”说明变化之小,但仍然是这么小的差异对动植物来说只是灾难性的。

类型2是否更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表明理由。

对策:

(1)不可以。

(2)原词的含义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含义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依照实际。

类别3限制性词语才能删去?

对策: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示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示大概;“多”“有余”等表示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成为了哪些样的含义了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模板,不合乎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表现了语言的确切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表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语,并感受。

对策:找出具体性的语句,然后表明其作用。找词语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找有准确数据的句子;

(2)找有模糊数据的句子;

(3)找使用限制短语的语句。

类型5指示名词的意思。

类型:“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哪个。

对策:找指示名词后面的那句话,找离其近期的一句话。要留意有时指代的或许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个别。

例9:巴西化学项目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看到,蝗虫在飞行时带有一种能逃避其他动物体的特殊用途,据介绍综合素质评价典型事例模板,科研人员正在按照蝗虫的这一特殊技能,着手研发开发车用行驶监视装置,以帮助提高道路上逐渐频繁的翻车事故。

文中的“这一特殊技能“是指哪个样的技能?

解析:这一特殊技能指蝗虫在飞行时带有一种能逃避其他动物体的特殊功能。

六、如何概括“说明文中的信息”

类别: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

(1)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式适用于中心确立、论述简单鲜明的文章。

(2)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这种方式适用于评判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种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掌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3)综合归纳,这种方式适用于有复杂内容的文章。它规定首先确立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技巧归纳出来进行整合。

七、如何探讨“文段的作用”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视角有两个。

(1)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有何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文段在文章的开头,还起着引发说明对象或表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表明原则谈。通过……的表明原则,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表明……(作用)。

八、如何分析中心句

类型1直接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后面找,个别的在文段后面。

类型2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

(1)反思该段表明的内容,不仅要切记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

(2)紧扣表示序次的词句,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语句,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子进行概括。

九、如何解答拓展题型

类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意见或想法等。

对策: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点去写。

【说明文的评析方法】相关文章:

说明文写作常用的方式10-25

说明文的表明原则的作用02-25

说明文的作文方法及步骤07-28

说明文说明方式公式01-13

说明文说明方式的作用7篇02-25

关于数学说明文写作技巧05-24

中学生说明文作文的口语方式04-08

高考作文指导:说明文结尾方法07-26

中学生说明文写作方法10-27

浅谈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教学技巧07-11

了解学生综合素质表填写规则,就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帮助中心

可能需要: 高校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论坛 综合素质评价汽修 广西素质综合评价 科学素质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杭州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自测 安徽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怎么写 综评自我陈述报告100字 安徽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 综合素质评价登录平台 综合素质评价材料 综评学生端入口 扬大综合素质评价 综素平台自我评价50字 湘教云综合素质评价

2017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相关推荐全国初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帮助中心